【疫情分析】強制檢測有病徵者 專家憂反效果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10/15 00:00

分享:

分享:

許樹昌指,現時該全方位加強檢測措施,如普通科門診派樽及收樽應進一步延長至非辦公時間甚至周末假期時間。(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已肆虐本港逾9個月,市民出現防疫疲勞,意識逐漸鬆懈,各界紛紛就加強揪出社會上的隱形患者出謀獻策。

有議員建議增加社區派樽地點、於18區設立臨時檢測中心、上門派樽等;另有專家強調,現時該全方位加強檢測措施,如普通科門診派樽或收集樣本時間,應進一步延長至非辦公時間甚至周末假期時間等,但均不同意強制有病徵市民作檢測。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及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均認為,除進一步延長派樣本瓶樽或收集時間等,亦應就密切接觸及其他接觸人士窮追猛打。

許樹昌舉例指,如早前出現爆疫的葵涌貨櫃碼頭,應強制於5至7日內為所有碼頭員工完成檢測,「如果是自願的話,就要5至6周才檢測完,屆時病毒已擴散至社區」。

許又提到,現時部分私家醫生警覺性不夠高,認為若醫生發現病人有明顯病徵,而不安排測試或需引入罰則。

恐嚇怕市民不敢求醫

港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建議有病徵者要強制檢測。不過,梁子超及許樹昌均不同意此做法。許樹昌指,若強制有病徵市民作檢測,恐會嚇怕市民致不敢求醫,帶來反效果。

梁子超則指新冠肺炎徵狀不具特殊性,質疑不論是醫生、病人或是執法者難以界定何謂有病徵︰「每個人都總會感到自己有徵狀,(輕微徵狀者)不可能完全做得晒。」

此外,兩人均表示現階段暫不應作大型檢測,許樹昌指,現時病例徘徊於單位數與雙位數之間,憂大型檢測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難以維持;梁子超亦指,現階段不宜分散注意力去作大型篩檢,反而應於現行措施下盡量方便市民做檢測。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鄧凱文